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资讯 > 详细内容

光明大讲堂第261期:《元好问词的家国隐喻》

发布时间:2023-06-21 阅读次数:1890


活动介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这首一直当做爱情歌曲(词)的词,其实源自宋金之际的大诗人元好问(号:遗山)的《摸鱼儿·雁丘词》,而且原本它表达的不仅仅是缠绵缱绻的男女之情,还有更深沉、更隐痛的家国情怀、身世之哀寄托其中。

今年第十三期(总261期)光明大讲堂,我们特别邀请到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著名诗人、诗词研究学者徐晋如老师来详解释疑。徐教授将以《元好问词的家国隐喻》为题, 从《雁丘词》入手,联系诗人所处历史和时代背景,以词证词,引经据典,通过细读文本,深入剖析诗词中隐含的深层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并结合文学史上众评论家的评价,分析点评其文学贡献、地位和史学贡献。

活动详情

主持人:杨青

活动时间:6月24日  15:00—17:00(周六)

活动地点:光明区图书馆总馆一楼报告厅(观光路3488号)

预约参与:


座席有限,扫码预约参与 
(剩余名额现场扫码登记进场)

温馨提示:

1 座席有限,请提前30分钟入场。

2 机会有限,请保持讲座时的安静和良好秩序。

3 提问环节,在主持人确定提问者后再发问。

嘉宾介绍:徐晋如,当代著名诗人、学者,2016年《南方人物周刊》“青年领袖”得主之一。1994年由理工医农科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96年转至北京大学中文系。2005年,以同等学历考取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博士生,师从岭南大儒陈永正先生。并先后受业于周笃文、张卫东、龚鹏程诸名宿。现为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兼任深圳国学院教务长、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会长、香港孔教学院永远名誉院长。已有《大学诗词写作教程》《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诗词入门》《一场寂寞,半窗残月》《禅心剑气相思骨——中国诗词的道与法》《长相思—与唐宋词人的十三场约会》等著作行世。

讲座详情:中国古诗词犹如群芳盛放的百草园,茂林修竹,百草丰茂,旁逸斜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每一位诗人都留下了含芳吐蕊的绚美一枝。大诗人元好问,世称“遗山先生”,作为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重要代表,也是金元相接之际承前启后的桥梁人物,被誉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擅长诗、词、文、曲,“丧乱诗”成就尤为突出。他对国家的败亡既绝望又不甘,感情郁结于胸,喷发为一首首极具艺术感染力和情感爆发力的诗词,掀起了杜甫之后的现实主义诗风的又一高潮。同时,他又是一位水平高超的文艺评论家,他的《论诗三首》《论诗三十首》《与张仲杰郎中论文》《校笠泽丛书后记》等,几乎概括了汉朝以来的各种诗歌风格与重要诗人,所有的点评都浓缩在七言诗句之中,“以诗论诗”,文采斐然,比如评论陶渊明的“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就一语中的,且文采闪耀,既深刻又准确。徐晋如老师久负诗名,曾将自己长期的诗词教学和创作经历梳理提炼,写成《诗词写作教程》《诗词入门》等书,从诗词的格律、押韵、平仄、属对、粘对、炼句、排布意象、虚实相生、时空对照、借题发挥等方面,翔实切当地讲解了学写诗词的各种要领,讲得系统简明,启人至深,获得了读者的高度评价。在对元遗山诗词、生平的多年鉴赏、研究中,在长期的古诗词创作实践中,从诗人和学者、评论家的多重身份出发,徐晋如老师深刻的领悟到了诗人在每一行诗句中寄喻的家国之感、亡国之痛、身世之慨。本期“光明大讲堂”,他将带领我们进入遗山先生的诗词世界,透过千年的历史风尘,一起读懂诗人深藏于绮丽诗句背后的豪迈情思。

到现场的观众朋友,不仅能得到与徐晋如教授亲自探讨交流的机会,还将收到教授亲笔签名作品,端午小长假,诗词来相伴,就让我们赶快约起来吧!

wyzxlib@szgm.gov.cn
0755-2109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