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资讯 > 详细内容

光明大讲堂第252期|《科幻作品与科学研究中的太空电梯》

发布时间:2023-04-04 阅读次数:2760


4月9日,第四期光明大讲堂,新锐科幻作家刘洋博士将借助“太空电梯”,带大家上天入地,领略作为普通人通向太空的交通和运输工具的“太空电梯”,怎样在科幻小说家和科学家之间的联袂作用下,从幻想逐步走向现实!

关于太空电梯,到底是科幻小说家的脑洞想象推动了科学家们的理论发展和技术实践,还是科学家们的理论研究启发了科幻小说家们的瑰奇想象,科幻小说家和科学家之间究竟是如何发生了“化合反应”,达成了奇妙的合作,在本期(总第252期)的“光明大讲堂”,新锐科幻作家刘洋博士来为大家揭秘呈现!

自由问答环节,提问者还将获得刘洋博士的亲笔签名赠书。


活动详情


讲座期数
总第252期


讲座主题
《科幻作品与科学研究中的太空电梯》


讲座时间
4月9日15:00-17:00


讲座地点
光明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


参与方式
直接到场参与


讲座内容
“太空电梯”最早的概念提出;在各类科幻小说作品和科学研究中如何呈现;“太空电梯”概念从诞生到现在,在理论、结构和形式方面的演变等。


嘉宾介绍

刘洋

科幻作家、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得者、凝聚态物理学博士
南科大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完美末日》《蜂巢》《流光之翼》,长篇小说《火星孤儿》《井中之城》等,多部作品正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


活动主持人
杨青


活动介绍



刘洋,科幻作家、物理学博士,自2018年秋,从西安理工大学进入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从事写作和科幻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业余不断创作和发表科幻作品,累计百万余字,部分作品翻译为英文、德文在国外出版。已出版短篇小说集《完美末日》《蜂巢》《流光之翼》和长篇小说《火星孤儿》《井中之城》等。

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得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引力奖、光年奖、中国科幻原石奖、春风悦读榜年度风向奖、深圳青年文学奖等奖项。目前其长篇科幻小说《火星孤儿》已经被改编为电视剧。

作为行走在中国原创科幻之路上的跨界探索者,刘洋原本因为爱好科幻而在本科和硕博连读期间选择了物理专业,学成之后再次回到科幻领域,深厚的物理学背景,让他可以恣意摆布时间、空间、维度等最基础的物理条件,将自然规律“玩弄于股掌之中”,从而构建出一个奇特的外星世界。

《蜂巢》《通往开往月亮的列车》等科幻中短篇,以及《火星孤儿》《井中之城》都是他在阅读科学文献、科学研究以及教学实践中得到的“创意灵感”,这种基于科学和生活现实的现实主义底色,为他在“硬科幻”小说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并将继续引领中国新生代原创科幻走向一个新的里程碑。

自1895年,太空电梯的概念首次被现代宇宙航行学的奠基人、俄罗斯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后,便反复出现在阿瑟·克拉克、阿西莫夫等科幻巨匠的小说中,成为科幻小说中的代表性奇观。

崛起于中国本土的科幻大师、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的科幻史诗《三体》,更是以瑰丽宏大的想象,描绘了“太空电梯”成为地球和外太空之间日常交通工具的宇宙奇景。

2023年初热映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为我们呈现了极具视觉震撼力的太空电梯,也是“太空电梯”首次在华语科幻电影中的惊艳亮相。

就在本期(总第252期)的“光明大讲堂”,刘洋博士带你一同走近所谓的“太空电梯”,徜徉无限宇宙!


wyzxlib@szgm.gov.cn
0755-2109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