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资讯 > 详细内容

光明大讲堂第251期|《从古地图里看历史上的大湾区》

发布时间:2023-03-20 阅读次数:2648


“两广”为什么姓“广”,深圳为什么叫“圳”?为什么会有大湾区建设,为什么深圳会承担“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非凡使命和角色?

本期光明大讲堂,梁二平老师将为大家一一解谜。对古代海图和海洋文化研究深厚的梁老师,将以古地图为经,纵观讲述古地图里的大湾区历史。同时,他将站在整个中华文明的高度,为我们揭示出长期以来被大众忽略的“第三河”文明——衍生于珠江口的珠江文明和南海文明。

对海洋文化和历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在这个周六,锁定光明大讲堂,跟随梁老师的脚步,一起开始我们的“大湾区海洋历史之旅”吧。

在现场自由提问环节,积极提问的小伙伴还将得到一本梁老师签名的赠书哦!


讲座主题

《从古地图里看历史上的大湾区》


讲座内容

“两广”为什么姓“广”,深圳为什么叫“圳”,为什么会有大湾区建设,为什么深圳会承担“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角色?从古代海图变化中,让我们深入了解历史现场中的大湾区和长期被人忽略的第三河文明——珠江文明。

活动时间

3月25日周六15:00-17:00


活动形式

线下讲座、线上直播


活动地点

光明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


嘉宾介绍

梁二平

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学术总监、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主要作品:《中国海战史》《谁在地球的另一边——从古代海图看世界》《谁在世界的中央——古代中国的世界观》《中国古代海洋地图举要》《中国古代海洋文献导读》《败在海上——中国古代海战图解读》《海上丝绸之路两千年》《海洋深圳——深圳海洋文化历史地标田野调查》《风帆五千年——历史图像中的世界帆船史》等。部分著作被翻译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讲座介绍



读史令人明智。每一次历史阅读,都将带领我们重回当时历史发生的现场,感受穿越千年的时光洗礼,并在心灵共振中激发对当下的思考。

然而缺失整体和宏观的把控,没有对历史纵向发展脉络的深度和系统探究,我们对历史的阅读,往往会失于浅表、零碎和狭隘,甚至不但没有“明智”,还会误入“小径分叉的花园”,陷入困惑。

如果有一位探得了历史密钥的老师,能带领我们深入时光隧道,以如炬慧眼体察纷繁万象背后的脉络,历史将变得简单明晰,又趣味横生。

2023年第三期光明大讲堂(总第251期),我们有幸迎来了将海洋的历史玩味得花样百出又深入浅出的梁二平老师。

梁二平老师是著名媒体人、专栏作家、海洋文化学者,两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晚报新闻奖、深圳青年文学奖等多个奖项,并获得了中国首个系统专注于海洋类图书评选的图书大奖——“盐田海洋图书奖”。 

1980年起,梁二平开启旅行写作,足迹遍及中国,著有《关东风情》《中国风情》《旅游摄影》等著作。2000 年起,他关注海洋文化,行走全球50多个国家,在旅行中不断思考、梳理海洋文化和历史,著有《谁在地球的另一边——从古代海图看世界》《中国海战史》《中国海图史》《中国古代海洋地图举要》《中国古代海洋文献导读》等13部海洋文史作品。部分著作被译介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梁二平老师曾多次做客深圳的各种讲座,为大家分享丰富的海洋文化和历史。

去年4.23世界图书日在光明大讲堂,他带来的《世界名画中的大航海》讲座,以画论史,带领读者深度领略了波澜壮阔的世界航海史,可谓“故事与历史齐飞,海水共画笔一色”,令观众流连忘返,意犹未尽。相信暌违一年的梁老师将再次为我们带来震撼心灵和眼睛的惊喜和惊艳!


wyzxlib@szgm.gov.cn
0755-2109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