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 寻找光明记忆

都市田园好风光 归侨之家如桃源

发布时间:2016-01-05 阅读次数:7365

在光明新区北边,新羌、凤凰两大社区宛如都市中的世外桃源,在那里,可见大片大片的绿茵地,一个个映着蓝天白云的鱼塘,田园风光让人心旷神怡。作为归侨侨眷较为集中的两大社区,归侨们在这里过着幸福无忧的生活。同时,新羌、凤凰也曾是原光明农场的一部分,知青老人在凤凰知青楼里回忆起当年的农作生活,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新陂头鱼塘和旧村相映成趣

世外桃源好风光

旧村将变新城

新羌社区是光明新区最北部的一个社区,紧接东莞市黄江镇,主要包括新陂头及羌下两个自然村,所以称作“新羌”。以往,新羌社区属于光明农场,走进社区,随处可见大片大片碧绿的庄稼地和鱼塘,一片田园风光,仿若一个都市中的“世外桃源”。而同样是都市田园的凤凰社区,有茶林、凤凰、红坳3个自然村,凤凰、茶林临近新区会展中心、广深港高铁光明城站,交通便利,因此被列为光明新区“凤凰城”发展单元,是未来光明新区重点发展区域。不久的将来,田园风光将被新城取代,当地老人笑称:“正所谓,飞上枝头变凤凰啊!”

在还未发展成新城之前,记者一行来到新羌、凤凰,用文字和相机记录下“变身”前的样子。在新羌社区的新陂头村,本地老人带领记者走在旧村老巷里,老人介绍说:“除了归侨外,本地原居民主要姓陈、梁、胡等,这里的陈姓和下村、楼村、圳美等一脉相承,而梁姓则是从公明李松蓢社区迁来的,也是同一先祖。”在新陂头旧村,老人特意领我们到了陈厅、梁厅,只可惜两座祠堂已经面目全非,陈厅的建筑主体已经不在,长满杂草,只剩下一面青砖墙。老人十分感慨:“在我爸爸那个年代,这里是祭拜陈氏先祖的场所,逢年过节都很热闹,后来还做过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用作仓库堆放粮食、杂物,再后来,就意外火灾被烧了,如今只剩一面墙……”

在陈厅附近有一口被掩埋的古井,老人说,这是当年全村唯一的井,滋养着全村人。而在旧村面前,是一池大鱼塘,鱼塘曾用作防贼。鱼塘倒映着旧村,一幅村庄图景映入眼帘。“如今路越修越宽,楼房越来越多,随着城市化推进,或许很快这样的景色就不复存在了,我很珍惜这样的旧时光啊!”老人缅怀道。


凤凰知青楼

社区重视归侨服务 侨眷过上幸福生活

新羌和凤凰是光明新区归侨侨眷较为集中的两大社区,在社区的户籍人口中,原居民约占30%,东南亚归侨约占70%,两大社区都十分重视做好归侨的服务工作。近日,新羌社区被国侨办评为2015年“侨爱工程——暖侨敬老行动”示范社区,广东省仅3个社区获此殊荣。

闲时一起跳广场舞,到图书馆看看书;不识字的可以到学习班识字;生日时大家一起切蛋糕……在社区里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归侨老人也许做梦都没想到,30多年后,他们从一无所有的海外工人转变成了如今无忧无虑的社区居民。新羌、凤凰通过开展健康舞教授活动、老年人识字学习班、长者庆生系列活动、上门走访及服务老年人活动、实施疾病及困难帮扶等救助工作为社区的归侨老人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新陂头老房

新羌每年都分季度为归侨老人举办长者生日会,给他们留下难忘的回忆。考虑到大部分归侨老人基本不识字,社区联合社工机构开展识字学习班,教导有兴趣识字的归侨老年人学习;通过聘请专业舞蹈老师,不定期为归侨侨眷教授健身操、广场舞等健康文体活动。

在凤凰社区,归侨老人特色服务、四点半课堂、归侨侨眷舞蹈队等各项惠侨活动随处可见,这些项目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归侨侨眷的业余生活。他们纷纷感慨,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美了。

知青楼里诉回忆 峥嵘岁月永铭记

在上世纪60年代,有很多知青被分配到光明农场,白天耕田,晚上修路。为了解决知青住宿问题,凤凰村周边陆续建起供知青居住的一排排瓦房,其中在凤凰村里有一栋特别显眼的两层高的楼,大家都叫这栋楼为“知青楼”,是当时最漂亮的建筑。

据凤凰社区老书记范石金先生和老知青范学琼女士介绍,这栋知青楼建于1974年,主要供给广东邮电局干部子女知青居住的,一栋楼两层,每层8间房,有4人一间房,也有8人一间房,睡的是很普通的双层铁架床,一栋楼大概可住五六十人。在隔壁的红坳村也有一栋知青楼,建筑样式都差不多,主要居住的是广州军区干部子女知青。直至1978-1979年,知青大规模离开,被空置下来的知青楼,就被政府分给当时的归侨居住。如今,这片瓦房和知青楼经岁月流逝,风雨洗礼,已是破破烂烂,由来自外地的务工者租住着。也许在不久将来,这片知青瓦房和知青楼将湮灭在凤凰拆旧迎新的建设道路上。

本报记者 练洁雯 通讯员 赖远美 文/图


wyzxlib@szgm.gov.cn
0755-2109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