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首页 > 快递信息 > 新闻公告

智能时代下的“智慧”对话:科学和科技大咖齐聚光明 纵论人工智能的过去、当下与未来

发布时间:2024-11-13 阅读次数:2614

[ 主题沙龙 ]

“科学里的光明之可持续发展: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前景”



第25届深圳读书月期间阅读和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光明独具“科学魅力”。11月11日下午三点,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对话和交流——“科学里的光明之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前景”主题沙龙,在光明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主持人、海洋文化学者梁二平与两位重量级嘉宾: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中国通信业观察家、人工智能研究学者项立刚,针对“人工智能”概念起源、概念界定、历史演变、重大事件、应用场景、发展弊端、未来趋势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对话, 并与现场大小观众进行了热烈互动。



沙龙伊始,梁二平老师提出了关于人工智能本质及其发展历史等引人深思的问题。

江晓原教授侃侃而谈,从他早年间在工厂工作经历引入,讲述了人工智能的早期发展和应用—芯片技术,并进一步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多样化应用。

项立刚则从对“CHATGPT”的理解出发,通过提问方式,通俗易懂的解答了何谓“人工智能”,廓清了人们对人工智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大模型”和“算力”的简单化认知误区,概述了该领域历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事件,并以“抖音”为例,阐述了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而项老师在活动现场进行的无人机飞行演示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随后,三位嘉宾就人工智能是否能增强人类智能以及最终是否会发展出自由意志等前沿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人工智能的未来走向表达了独到的见解和预测,项立刚更通过中国、美国、印度等当前国际上几个国家5G基站配置数量的详实数据对比,表达了对中国未来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乐观预测。


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参与者,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此次‘科学里的光明’主题沙龙,聚焦于当下社会和科学热点,链接起大众和专家学者的沟通桥梁,也通过这种面对面的探讨交流方式,加深了大众对某些热点科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既接‘天’气,也接‘地’气!”沙龙结束后,江晓原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表达了对深圳市作为国际前沿科技型城市主动引导市民理解科学、认知科技的城市责任担当的赞赏。



wyzxlib@szgm.gov.cn
0755-2109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