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新区:打造“书香绿谷”让图书流动起来
发布时间:2015-06-25 阅读次数:3859
光明新区
新型书香校园之阅读环境篇让校园图书馆“鲜活”起来,光明新区正在进行一场变革。去年,光明新区相继启动“绿谷书香”中小学校图书馆联网提升项目方案、民办中小学校学生阅读环境建设计划,让校园图书馆变大、变活,甚至让校园变成大图书馆,让图书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
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文化立市”和“图书馆之城”,成为近年来深圳提升城市品位、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重要举措,也是各个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面。与原特区内区域相比,光明新区偏居深圳西北部,发展较为滞后。辖区内27所公办、民办学校图书馆,大部分都存在着阅读环境不佳、图书管理员缺乏、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图书资源不能满足师生需求等诸多问题,学校图书馆亟须完善与提升。
为解决光明新区中小学校图书馆的困境,去年,光明新区公共事业局全面启动实施“绿谷书香”———光明新区中小学校图书馆联网提升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成效初显。
“绿谷书香”项目是由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光明新区公共事业局、新区图书馆、新区各公办民办学校共同合作建设的公益性项目。按照新区公共事业局的设计,“绿谷书香”既是一项文化建设项目,也是教育项目,更是一项政府民生品牌工程。其目的是实现市少儿图书馆和光明新区各中小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通借通还,提升校园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拓宽师生的阅读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爱读书,乐读书”,让师生能够从阅读中明理懂法,通过阅读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带动新区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全民阅读书香社会建设。
光明新区最早探索提升校园阅读
事实上,光明新区是深圳最早探索借力发展提升校园阅读的区域。早在2009年,光明新区凤凰小学就与深圳少儿图书馆结成联盟,成了深圳市首个“常青藤”计划实施学校,实现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通借通还。在此后的几年间,凤凰小学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得到优化,馆藏逐步丰富,为师生阅读提供了更多选择,高层次的少儿阅读活动也越来越多。凤凰小学在体会到加入全市少儿文献资源服务保障体系后所带来的优势与便利的同时,也作为榜样为其他学校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011年,学校“书香中国中文在线”数字图书馆成功开通,成了深圳市首批两所开通的实验学校之一,学校师生可随时随地阅读海量正版的优质数字图书。目前,学校是深圳市5所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教育厅、南方日报社等部门联合成立的南方分级阅读实验基地之一,拥有几十位专、兼职阅读指导老师和丰富的图书资源。
拟用三年时间将公共服务体系联网
凤凰小学开展的阅读提升实践,成为近年来光明新区打造书香校园的缩影。“绿谷书香”项目,正是新区进行的一次积极尝试。项目开展初期,组织了新区光明中小学校的负责人到深圳市少儿图书馆考察学习,随后策划、制定方案。共建学校与市少儿馆进行系统、网络连通测试。新区图书馆邀请深圳少儿图书馆专家为学校负责人、学校图书馆管理员、少儿阅读推广指导员进行集中讲座与业务培训。
去年,光明小学、爱华小学、公明一小、下村小学、楼村小学、长圳小学、玉律小学、公明中英文学校、培英文武实验学校、精华学校共10所学校,作为第一批实施项目学校与市少儿图书馆签署合作共建协议,首批共建项目顺利启动。今年8月底,将完成第二批8所公办、民办学校图书馆全面改造提升,加入到全市少儿文献服务保障体系。明年8月将完成第三批9所公办、民办中小学图书馆改造提升。
新区公共事业局拟用三年时间,逐步将新区小学、初中图书馆与市少儿图书馆的公共服务体系联网,进而借助市少儿图书馆的各类资源提升学校图书馆的基础设施,优化学校图书馆的环境,丰富少儿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与习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提升阅读环境 让书香弥漫校园
与特区内学校相比,光明新区校园整体阅读环境存在一定差距。与此同时,区域内部公、民办学校之间横向比较,民办学校又存在明显短板,凸显出阅读资源乃至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为此,光明新区于去年启动了民办中小学校学生阅读环境建设计划,着力提高民办中小学校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促进公、民办教育均衡和公平。
去年7月,光明新区公共事业局印发了《光明新区民办中小学校学生阅读环境建设方案(试行)》,正式启动这项方案。精华学校、博华学校、英才学校、春蕾学校、公明中英文学校、民众学校、阳光学校、光明中英文书院、诚铭学校、培英学校等辖区10所民办学校,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选择建设藏书室、阅览室、教室读书角、流动书吧等类型丰富及形式多样的学生阅读环境,并有针对性地配备阅读书籍。在建设过程中,功能场室由学校自行建设,新区公共事业局负责监督及验收,图书则由公共事业局严格按照政府采购规定进行采购及配送。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提升计划并非按部就班的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而是鼓励多元与创新。按照建设方案要求,将开展创造性的建设,形成建设方法、学生阅读管理制度等经验予以推广,并且最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生阅读环境。
累计1000万元的奖励资金将拨付到位
今年6月初,又进一步印发《光明新区民办中小学校学生阅读环境建设奖励评审方案》,明确了评审及奖励措施。据悉,光明新区将根据学校建设阅读环境的方案、计划及成果,结合学校阅读设施设备完善的程度及图书配备情况,给予学校项目建设金额的30%-70%的奖励。而图书由新区有针对性地进行配备,并按图书金额的50%给予奖励。
作为保障措施,新区公共事业局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审核学校提交的建设方案及项目预算,考察建设场地,安排项目资金,并对项目进行监督、验收,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管,确保项目建设规范顺利进行。同时制定专门的考核方案,按学年定期对学校学生阅读情况进行考核,并单独设立考核奖,表彰优秀学校。项目建成后,学校逐年维护、添置新设备及图书的费用,新区也将根据考核情况给予不同比例的奖励。,
目前,民办学校阅读环境建设进入总结收尾阶段。近日,由公共事业局、教育科、教研中心相关负责人,10所民办学校办学董事长,4所公办学校校长共同组成17人评审组,对10所民办学校逐一进行评审。评审项目包括图书馆藏书室及学生阅览室面积、配置的设备设施、图书馆适当的文化布置或装饰、图书馆内分区合理程度、是否具有本校特色或样态丰富的学生阅读环境、是否安排专人管理、管理制度健全情况等。最终,公明中英文学校、精华学校、光明中英文书院得分位列三甲,分别获得160万元至170万元不等的奖励(包括硬件建设奖励经费、图书采购补助经费),其他学校也获得了从30万元至140万元数额不等的相应的资金奖励。今年下半年,累计1000万元的奖励资金,将拨付到位。
数据
1000万元
今年,光明新区大力推进民办中小学校学生阅读环境建设,根据评估情况给予10家民办学校项目建设金额的3 0 %- 7 0 %的奖励,而图书由新区有针对性地进行配备,并按图书金额的50%给予奖励。扶持奖励金额累计高达1000万元。
27所学校
借助“ 绿谷书香”———光明新区学校图书馆联网提升项目,光明新区范围内27所公办、民办学校图书馆将于2 0 16年实现与市少儿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通借通还,提升校园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为师生提供优质阅读服务,同时带动新区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全民阅读书香社会建设。
最新评论
- good
评论时间:2022-06-03 22:33:07 - 合水口社区图书馆什么时候开放啊
评论时间:2020-06-04 09:34:33 - 你好,我想请问一下室内24小时图书馆什么时候能开放呢,因为最近停课了,也是希望贵馆能提供较长的学士时间以便我们这些学生和考生学习。谢谢
评论时间:2020-05-07 22:39:48 - 白花社区邻里中心附近需要布置一个书香亭,目前白花已有的书香亭是在村委办公楼那边,那边比较方便富民大道两边的居民,但对于白花大道周边以及富民广场附近的居民来说,要借书还书就不太方便。虽然邻里中心有自助机,但不方便还了再借!
评论时间:2020-04-19 19:23:02 - 放假安排的字体太小了,看不清!
评论时间:2019-09-27 15:05:06

wyzxlib@szgm.gov.cn

0755-2109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