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正发声文化论坛”收官,作家袁博畅聊科学、幻想与文学创作
发布时间:2022-11-21 阅读次数:4418“故事一定要有趣”“猴子孵桃子当然不可能成功”“霸王龙才是最帅的”······孩子们被奇妙的动物小说所吸引,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的看法。11月19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耶鲁大学福克斯国际学者、复旦大学博士、深圳市坪山区专业作家袁博做客光明区图书馆,以“科学、幻想与文学创作”为主题,为市民读者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
当天的分享中,袁博将丰富的文学理论知识与充满奥秘与情趣的小说故事相结合,从“故事是什么”“什么是类型小说”“谈小说写作”“科学、幻想知识体系与小说创作”以及“谈自己的作品”五个部分对主题进行阐述讲解,眼界开阔却又平易自然。
擅长动物小说和儿童文学创作的袁博与现场观众分享了自己写作的系列作品,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了亲子家庭的注意力,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兴趣与热情。
袁博表示,阅读故事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练习”,能让读者在故事情节中体验希望、恐惧、愤怒等情绪,“就像戴上VR眼镜看到了另一个世界,拥有了未曾体验过的事物和情感,这也是对思维的一种训练,引导我们有技巧地探索生活问题、思考人生选择。”
从事写作多年,袁博认为,小说创作的灵感与素材往往不来源于作者的生活经历,但有作者的个人体验,“体验的真实感要大于经验的真实。”针对青少年的写作问题,袁博提出,要养成能够稳定创作输出的习惯,随时记下偶然产生的灵感,并在固定的写作时间里扩展自己的创作灵感,在初稿阶段的写作可以随心一些,避免陷入停滞,待初稿成型后再加入新体验,逐步修改完善。
出版了《小翼龙大冒险》《内伶仃岛上的猕猴》《霸王龙兄弟》等作品的袁博被誉为“动物小说王子”“恐龙故事大王”。自8岁时发表第一篇描写动物类小说,到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学习深造,再到投身于动物小说的创作事业,袁博将他对动物的科学认知、人文精神关怀、自然与生命的思考投射在建构作品中的动物社会
“不同的知识体系影响着不同的小说创造,各类民间知识体系和各类现代学科知识体系让人类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更深入地观察理解世界。”袁博说。基于此,袁博建议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走进科学馆、博物馆,多阅读一些神话故事和科幻故事寻找写作灵感,“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会趋于现实化,但幻想类型的故事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多元性,打开自己生活之外新的可能。”
据悉,本场讲座是“科学正发声文化论坛”的收官活动。作为今年光明区图书馆“星阅光明科学季”推出的重磅活动,科学正发声文化论坛围绕科学主题邀请了科幻、科学、科技领域知名学者开坛设讲,激荡思想、分享智慧。
来源|深圳晚报记者 陈仪衡
最新评论
- good
评论时间:2022-06-03 22:33:07 - 合水口社区图书馆什么时候开放啊
评论时间:2020-06-04 09:34:33 - 你好,我想请问一下室内24小时图书馆什么时候能开放呢,因为最近停课了,也是希望贵馆能提供较长的学士时间以便我们这些学生和考生学习。谢谢
评论时间:2020-05-07 22:39:48 - 白花社区邻里中心附近需要布置一个书香亭,目前白花已有的书香亭是在村委办公楼那边,那边比较方便富民大道两边的居民,但对于白花大道周边以及富民广场附近的居民来说,要借书还书就不太方便。虽然邻里中心有自助机,但不方便还了再借!
评论时间:2020-04-19 19:23:02 - 放假安排的字体太小了,看不清!
评论时间:2019-09-27 15:0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