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资讯 > 详细内容

讲座预告|从“晓日潼关”到“诗词殿堂”:熊东遨为你打通古诗词学习门径

发布时间:2025-02-13 阅读次数:582

   

   面对同样的山水、相同的风物时,或许我们常常只能以浅白简单的语言表达感触,而古代的诗人则能凭借丰富的意象、典故以及斐然的文采,将眼前的自然景物与内心的风景无缝融合,描绘生动鲜活、意境深远,让人回味绵长。王维仅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十字,便勾勒出塞外沙漠壮阔静谧的独特景象;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生动展现三峡水流湍急、高山峻岭及行船迅捷的画面,既写景又抒发赦免后的愉悦心情;杜甫则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细腻呈现草堂周围明媚开阔的春景……不禁让人感叹:何以如诗人般,寥寥数语便道尽万千意韵?

2月16日,光明大讲堂特别邀请到当代著名诗人熊东遨,为我们带来《晓日潼关四扇开——深入诗词殿堂的门径》主题讲座。熊东遨创作与理论兼擅,深耕诗词领域多年,对古典诗词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本次讲座中,熊东遨将分享如何精准捕捉和展现描写对象的核心特点,创作出个性鲜明、情感饱满、层次丰富的诗作,并提升我们的诗词鉴赏能力,帮助大家真正步入写诗的艺术殿堂,感受诗词之美。

活动时间

2月16日 15:00-17:00(周日)

活动地点

光明区图书馆总馆一楼报告厅(观光路3488号)

报名方式

扫描二维码参与报名

读者提示

1.座席有限,请提前30分钟入场。

2.机会有限,请保持讲座时的安静和良好秩序。提问环节,在主持人确定提问者后再发问。

嘉宾介绍

熊东遨

熊东遨,别署忆雪堂。湖南省文史馆馆员,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鲁迅文学奖评委,中国楹联学会、新华诗社、诗刊子曰诗社、深圳长青诗社顾问。已出版《删剩集》《古今名联选评》《诗词课》等专著三十余种。参与《诗经鉴赏辞典》《唐宋八大家鉴赏辞典》《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等十余部大型文献辞书的编撰。  

讲座详情

讲座题目:《晓日潼关四扇开——深入诗词殿堂的门径》

   在诗词的世界里,诗人总能以独特的方式捕捉自然与人文的精髓,用文字构建出一个个鲜活的意象。即便面对相同的事物时,在不同诗人的笔下,亦能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韵味。正如“风花雪月”这一主题,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既有豪放的气魄,又不失浪漫的情怀。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显远大志向;而王维,则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传达出一种闲适淡泊、超然物外的心境。到了宋代,词人们将“风花雪月”赋予了更多细腻的情感,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凄切清冷 ;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旷达深远。元曲和明清诗作中,“风花雪月”又带上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勾勒出游子漂泊的孤寂与愁绪;纳兰性德的“何事秋风悲画扇”道尽人生无常的哀婉……可见诗词不仅仅是对事物本质的描摹,还隐含时代之影,承载诗人之心,正是这种多重意蕴,才使得诗词具有了永恒的魅力,历经千年而依然动人心魄。

   本场光明大讲堂,熊东遨别出心裁地引用了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渡河西望有感》中的“晓日潼关四扇开”一句。原诗描绘了朝阳初升时,诗人穿越雄伟潼关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悟。熊东遨将“四扇开”为意象喻转化为通往诗歌殿堂的四条重要路径,让我们一同打开这四扇通往诗词殿堂的大门,寻找到与古人共鸣的心灵之路,探索诗词创作的无限可能,让诗词的永恒魅力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

讲座现场特设互动环节

将有机会获赠主讲嘉宾亲笔签名的书籍

千万不要错过哟!


wyzxlib@szgm.gov.cn
0755-2109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