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资讯 > 详细内容

光明大讲堂第255期:《具体地热爱自然》

发布时间:2023-04-25 阅读次数:2012


春天,是一个适合诗歌萌芽的季节。“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美丽诗句,都在春天激发了诗人的灵性和诗性。

但是,假如我们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尊重和爱,失去了对自然中飞鸟和走兽的喜爱和关注,这些清词丽句也会瞬间失去灵魂和骨肉。

四月的最后一个周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南科大人文科学中心教授田松博士,为我们分享多年田野调查和理论研究实践的成果,他将以人类学家的宏观视野、社会学家的接地调查和哲学家的理性思考,为我们展示如何对自然发生具体热切之爱。约定光明区图书馆,和田松教授一起“让爱自然发生”!




讲座时间
4月29日15:00-17:00(周六)

讲座主题
《具体地热爱自然》

讲座地点
光明区图书馆总馆一楼报告厅(观光路3488号)

主讲嘉宾
田松

嘉宾介绍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人文科学中心教授、科学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哲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理学(科学史)博士。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任教十余年,研究领域涉及科学思想史、科学哲学、科学伦理、科学社会学、环境哲学、科学传播、科学与艺术研究等,重视跨学科案例研究;提出从STS到STSE(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生态)的文明史研究纲领。

田松教授著有《科学史的起跳板》《警惕科学》《稻香园随笔》《一触即崩》《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和《堂吉诃德的长矛——穿越科学话语的迷雾》等著作;并有《宇宙逍遥》《在理解与信赖之间》和《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等译著。

参与方式


座席有限,预约参与(剩余名额现场扫码登记进场)


活动主持人

杨青


活动简介

科技改变生活,但生活变得便利的同时,人类也丧失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爱,如何在钢铁森林里回归自然或者通过连接自然寻找最初的自我成为难题。

一位源于学院派、深入田野和自然的人文自然学者指出:作为人类自我拯救的一条小路,博物学是一条最佳路径。

他说:如果我们叫不出一棵具体的树的名字,如果我们不了解具体的自然物,不认识树木、不认识花草,不认识飞过的鸟,我们怎么可能有对自然发自内心的爱?

我们只能本能地去寻找自然,触碰自然,在城市建设里的绿地追寻,在抽象的本能里盲人摸象,但是这并不能唤醒人类对于自然的真心。

本期活动,田松教授通过个人的实践成果,为我们展示如何对自然发生具体热切之爱。

活动还设置了自由提问环节,大小读者朋友可以大胆向田松教授提问,不但收获一次和资深学者对话交流的机会,还将拥有一本田教授的亲笔签名赠书。(把握机会,仅限前三位!)


wyzxlib@szgm.gov.cn
0755-2109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