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资讯 > 详细内容

君子何学-论语中的学习观

发布时间:2018-06-26 阅读次数:5395

 王国华 | 简介 

河北阜城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在吉林长春学习、工作多年,2011年加入宝安日报社,现为报社编委。同时,他还是中国作协会员、深圳市杂文学会副会长、宝安区作协副主席,已出版《谁比动物更凄凉》、《书中风骨》等十七部作品,曾获第八届深圳青年文学奖。王国华表示,自己此番获得冰心散文奖,与深圳这块热土分不开,与深圳作家“你追我赶”的创作氛围分不开,与宝安区多年来重视文学、关心文学,为作家创造良好创作条件分不开。

 

光明大讲堂已跟王国华老师相约,定于7月8日给光明区读者带来一场讲座,让光明读者第一时间感受冰心散文奖获得者的文学情感。

主   题:君子为学——《论语》中的学习观

时    间:2018年7月8日(周日)15:00——16:30

地    点:光明区图书馆四楼报告厅

主讲嘉宾:王国华


王国华老师已出版各类著作17部。近年来,他潜心传统文化研究,发表了一系列《论语》研究文章,此次光明大讲堂就以次为主题,展开学者与读者之间的文学交流。



《论语》是一部格言录,其中记载四百九十九段文字,多为孔子所言或与弟子、时人相互问答的话。这些文字不可等量齐观,而至少应该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是孔子个人的人生体悟,最富理趣,值得细加玩味。第二层是孔子与一流弟子的对话,智慧之光闪现,生动活泼,最具启发性。第三层是孔子与平凡弟子及时人的对话,较为落实,对于我们往往切中要害。第四层则是某些弟子的个人心得,未必有什么卓越见解。关键思想是“人”。 环绕着“人”,由生到死,由潜能到实现,由求知到行动,由抉择到价值,由命运到苦乐。它的意义:《论语》共有二十篇内容,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

人有理性,可以求知。只须好学,终有所得。但是,学什么?如何学?为何学?这些问题关系重大。

《论语》开宗明义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我们不妨先听听王国华老师对“学”的看法。 


wyzxlib@szgm.gov.cn
0755-21099968